华宇代理中心_南京江宁湖熟:“农文旅”融合发展 唱响新时代的鱼米欢歌

作者: www.bxbj168.com 分类: 华宇园地 发布时间: 2023-02-03 13:58

南京江宁:城市里的“微景观”

  湖熟是千年古镇,秦淮河、溧水河、句容河三河在这里交汇,自古就是“悠然水乡、农渔天堂”;这里是江南文化发源地,“湖熟文化”是史前文化的重要一脉;这里物产富饶,板鸭、大米、菊花等特色产业声名远扬。党的十八大以来,湖熟街道结合当地丰富的水乡田园资源,持续推动现代农业、美丽乡村高质量发展,探索“农文旅融合”新路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展现新时代”鱼米之乡”的现实模样。

  “稻花香里说丰年”。今年,湖熟现代农业产业园是第十八届中国·南京农业嘉年华的主会场。湖熟有8.4万亩种植良田,是南京重要的粮食生产功能区。近年来,街道不断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如今,各类新型农机已经普遍应用到粮食生产的“耕、种、管、收”四个环节,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近些年,我们在街道农服中心的引导下,也在新品种进行了尝试,今年我的家庭农场就种植了280亩宁香粳9号这一高产的品种。”湖熟街道种粮大户杨长根介绍说: “在新技术上,我们采用‘水稻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省工高效,可以实现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生产的目标;同时,我们还使用‘稻虾共作’‘稻鸭轮作’等新型种植模式,进一步使农业增效。”

  近年来,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立足农业优势产业,依托湖熟现代园区示范带动效应,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装备,多措并举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如今,街道已形成了以优质稻米生产为主导产业,菊花、金陵脆梨、虾、蟹等种植养殖为特色产业,其他园艺作物种植、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等为辅助产业的现代农业产业结构体系。有了政策红利和专业技术帮扶, 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益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引领和带动着更多小农户挑起“金扁担”,走向共同富裕。

南京江宁街道:临江福地 诗画江宁

  丰富的自然资源、悠久的湖熟文化、独特的产业资源,在湖熟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优势得天独厚。我现在所在的金陵水乡·钱家渡,就是湖熟的另一张生态名片了。这里是全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每到周末和节假日的时候,钱家渡总是游人如织,很多的游客都喜欢在这里享受水乡的慢生活。但是有谁能想到,在2016年的时候,钱家渡还是一个市级的经济薄弱村。

  在钱家渡居住了50多年的村民张式才向记者介绍说:“以前的钱家渡环境并不好,交通也不方便,可以说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现在你看我们村里,完全是新农村的模样了。现在家门口变成了景区,不仅生态环境好了,我们还有80多名村民在景区就业,带动了我们增收致富。”

  在与村民的交谈中,我们感受到了大家实实在在的幸福感。钱家渡“借水行舟”,向生态资源要效益、向就业创业要动能,很快就摘掉了贫困的帽子,真正让绿水青山成了金山银山。 乡村振兴,文化为魂。钱家渡持续探索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径,积极挖掘湖熟地区特有的历史文脉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旅游项目”进行优化嫁接,为游客提供互动式、体验式、嵌入式服务体验,今年,创成了全省首批“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示范项目单位,实现了从“非遗展现”到“非遗经济”再到“非遗产业”的提升转变,让乡村文化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赋能全面乡村振兴。

  钱家渡的蝶变,是湖熟文旅“美丽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湖熟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为抓手,打造了一批村容村貌园林化、特色文化景观化、生态旅游规模化的村庄精品。“春赏湖熟,漫步田园觅花踪;夏趣湖熟,采摘果蔬乐逍遥;秋至湖熟,丰收赏菊不思蜀;冬临湖熟,静赏美景品美食。”现在,勤劳勇敢的湖熟人,正沿着秦淮河编织一条美丽经济带,以“农+文+旅”融合发展,唱响新时代的鱼米欢歌。

  通讯员 朱金涛 丁倩

  记者 王雯琦

分享到新浪微博QQ空间网易微博腾讯微博开心网人人网

[收藏此页]

[作者: 编辑:]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