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代理_生命至上,“南京实力”打赢救治硬仗
南京减免企业垃圾费支持复工复产 预计减负2400万
昨天,记者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我市已出台政策,阶段性减免企业垃圾处理费。
生命至上,“南京实力”打赢救治硬仗
二月二十一日,在市第二医院汤山院区,值班护士在查看患者的输液情况。 南报融媒体记者 董家训摄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千万家庭幸福安康。医疗救治是守护生命的最后防线,医护人员是决战疫魔的攻坚力量。
“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疫情面前,南京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防控部署,组织调度全市医疗力量全力迎战。
从拉响“警报”、扎牢防线到应收尽收、科学救治,南京突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要求,发挥优质医疗资源集聚优势,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本地医疗救治,医护人员请缨一线;湖北武汉告急,白衣战士逆行出征。一个个高水平医疗团队奋不顾身冲上战场,一次次惊心动魄生死抢救贡献“南京经验”,一个个走到悬崖边缘的病危患者被“拉了回来”。
南京确诊的93例患者全部治愈,零死亡,医护零感染,治愈的患者中,最大97岁,最小10月龄……
这是克敌制胜的南京实力,这是生命至上的不变诺言——
当机立断决策,抓实抓牢防控与救治关键环节
坐落在城市东郊的南京公共卫生医疗中心,隔离收治全市所有疑似和确诊患者,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这里是南京本地救治的主战场。
众所周知,控制传染源头、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这是传染病防治三原则,新冠病毒虽“新”,但也逃不出这一科学法则。对感染病例及时发现跟踪、集中隔离收治,这是防控关键中的关键。
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疫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综合研判防控形势,广泛听取专家意见,果断作出决策部署。
在构筑集中隔离收治“工事”方面,紧急启用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B楼的暴发性应急病区收治确诊和疑似病人,并在此基础上,对现有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收治能力进行应急扩容,为全市防疫收治能力加上双保险。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敬华,市长韩立明先后前往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实地检查救治工作。张敬华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切实提高收治能力和救治水平,牢牢守住抗击疫情的最后一道防线。
在扎牢及时发现跟踪“防线”方面,南京防守系统“严丝合缝”,建立“发热—诊断—治疗—出院—健康管理”的闭环管理模式,全市13家互联网医院开通网上“发热筛查门诊”,从发热门诊筛查出来的疑似新冠肺炎患者,第一时间用专用救护车转运到定点医疗机构集中治疗。即使对出院患者,也不放松管理,市卫健委统一责成出院患者居住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指定家庭医生团队做好出院患者的健康管理,包括健康状况监测、随访登记、信息报送、复诊等工作。
“这次战疫是对城市公共卫生应急能力的一次大考。”市卫健委副主任许民生说,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建成于2016年,包括发热门诊在内的传染病防控流程从“非典”时期就已经建立并不断完善。正是得益于平时的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才能实现疫情之下,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及时投用和防控体系迅速建立,掌握疫情防控的主动权。
精心科学救治,实现确诊93名患者全部治愈“双零”战绩
此次疫情中,全市累计93名确诊患者,最大的97岁,最小的10个月,患者年龄跨度大,多位患者还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对医疗救治提出了很大挑战。
作为省、市新冠肺炎集中收治定点医疗机构,南京市第二医院主动担起责任,启动新冠肺炎救治应急预案,组建医护人员救治梯队。
市第二医院院长易永祥介绍,患者中有两名高龄老人,一名95岁,一名97岁,对老人的治疗主要包括抗感染、营养支持、护肝、祛痰、吸氧、补液及中医药等一系列措施。专家组专门建立微信群,每天在群里开会讨论如何调整老人的营养比例、怎么用药等。在专家团队的全力救治下,老人最终治愈出院。
对另一名患病的10个月大的男婴,经过专家反复讨论,制定了治疗方案。在孩子家人的全力配合下,孩子的病情迅速好转,2月20日和父亲一起出院。
记者了解到,除了市第二医院的专家外,支撑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治疗能力的还有省市多个医疗团队。
一人一策,精准施治,在治疗上成立了由呼吸、传染病、重症医学、影像、临床检验等专业专家组成的专家组,省人民医院的专家来了,鼓楼医院的专家来了……他们作为“外援”,和市第二医院的专家一起,分组对患者进行“包干”,实施“一人一方案”的救治方式,尤其是重症患者,一人一团队,保证轻症患者避免向重症发展,同时重症患者有个性化治疗方案。
短短40多天,93名患者先后治愈出院,实现了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的“双零”战绩。
硬核驰援湖北,重症攻坚中创造贡献“南京经验”
悬壶入荆楚,白衣作战袍。
南京6000个自然村明年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记者近日探访发现,原先一批水质较差的河流,在污水截流后达到了二类水标准。部分美丽乡村为了守住颜值,污水设施建设还用上了新技术。来自市水务局的信息显示,今年我市将新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1000座,覆盖率达70%。
在做好本地救治防控的同时,根据国家、省卫健委安排,南京市级派出514名医护人员随江苏省援湖北医疗队驰援湖北武汉、黄石。“南京战队”来自20多家医疗机构,他们临危受命,争分夺秒战病魔、夜以继日救病人,在前线救治特别是重症救治中创造了“南京经验”。
2月13日晚,江苏省第七批、南京鼓楼医院第三批援武汉医疗队的162名医疗队员抵达武汉市第一医院,整建制接管该院两个重症病区共70位患者,其中重症患者占90%以上。医疗队由鼓楼医院副院长吴超率领,队员中包括呼吸危重症、感染、重症医学三大专业多位高水平专家,同时团队成员中有来自急诊、心脏、消化、神内、肿瘤、风湿免疫等专科的中青年专家,俨然去了一个“小型医院”。很多患者得知是鼓楼医院团队,流露出的“喜悦”溢于言表,信心十足,“看到你们在,我们就安心了。”
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同样是重症病患收治定点医院,以鼓楼医院为首、以鼓楼医院副院长于成功为队长的“南京一队”在此接管了一个重症病区。
病区曾经收治了接管以来最为危重的一位病人。转来时,患者多脏器功能衰竭,血氧饱和度降至70%,血压最低53/26mmHg。医疗队队员、鼓楼医院麻醉手术科主任医师周路阳判断,必须要在30秒内对他进行动脉置管的监测。然而,事发危急,条件有限。当时全院病区都找不到有创监测设备,甚至没有适合手术的16G动脉留置针,患者生命危在旦夕。在这样的情况下,周路阳用病区仅有的一根最粗的20G静脉留置针,在30秒内,精确实施了动脉穿刺,成功打通患者生命通道,此举让武汉医院的同行们也惊叹不已。
以南京市第一医院为主体、以第一医院副院长戚建伟担任领队的“南京二队”同样优秀,他们用“糖果翻身法”等“南京方法”救治了一个又一个重症患者。3月11日,一位一度濒临死亡的75岁危重症新冠肺炎加心脏病患者,经过南京白衣战士12天的联手救治,成功治愈出院。
在留守武汉的20名国家级专家团队成员中,有9名是南京医生。4月26日,8名江苏“国家队”的专家回宁,而另外一名“国家队”的南京医生邱海波从武汉直接奔赴黑龙江,继续战斗,指导当地新冠肺炎救治工作。
5月1日,南京医生——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重症医疗队队长刘云紧急接到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指令,再次奔赴辽宁,作为国家防控指导组专家参与指导当地陆路口岸输入性疫情防控工作。
“用精湛医术治人,以仁爱之心暖人”,南京医生打造了一张又一张金名片。
做好保障支持,让前线白衣战士安心暖心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自疫情发生以来,南京驰援湖北的一线医护人员舍小家顾大家,逆行而上,奋战在最前线。为了让他们安心在前线抗疫,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赴湖北医护人员家属在南京得到了“贴心呵护”。
2月20日上午,鼓楼医院护士万婠的家里收到了一份“暖心包”,里面有一袋防疫物资、一箱新鲜时蔬和一份肉类套餐,这是她家第二次收到这样的“暖心包”了。2月12日,南京出台被网友称为“温暖10条”的《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为赴湖北医务人员办好十件实事的通知》,并对所有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隔离病区医务人员、省部属在宁医院赴湖北医务人员家庭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建立“关爱库”,并组织志愿者为这些家庭提供“多帮一”志愿服务,如每周为每户家庭送上暖心菜,直至疫情防控任务结束;对无人照看的未成年子女、高龄老人,根据需要,由社区和学校安排托管照顾和送教服务等。
位于市中心的鼓楼区有众多三甲医院,其辖区内“出征”的医护人员也最多,超过200人。仅在鼓楼区宝塔桥街道,就有7名医护人员前往湖北一线。街道负责人在梳理出名单后,第一时间上门慰问。宝塔桥街道台账里清楚记录着这7名医护人员的家庭情况:赵女士孩子刚上初一,公公婆婆也居住在象山社区;马女士是市第二医院隔离病区的护士,出征前把3岁的孩子委托父母带回老家照顾;李女士是省第二中医院感染科主管护师,把家中老人送回老家委托亲戚照料……街道工作人员表示,会根据每个家庭的不同需求,安排专人为他们提供服务,比如,有孩子的家庭会安排教育志愿者,家里老人多,就侧重于生活志愿者和医疗志愿者提供服务。
除了政府部门,医院也在为前方医护人员做好后方保障工作。省人民医院老年ICU主治医师张倩的父亲突发心梗,普外ICU护士李永萍的母亲腰椎疼痛无法行走,感染病科主任医师朱传龙双亲年迈、儿女尚幼,妻子也奋战在医院防疫一线,医院得知这些情况后,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妥善安置他们的家属,让前方医疗队员放心安心。
凌晨4点,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奋战8小时后的张倩,走出病区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拨通了父亲的电话,得知父亲在医院的照护下已经成功手术,她非常高兴。虽然自己没能在父亲旁边照护,但是有医院这个大家庭在,她倍感安心,也充满感激。此外,早在2月17日,省人民医院即为抗疫一线人员及其家属制定了8项举措,将对奋战在前线医务人员的关爱切切实实地落到实处,解除抗疫一线人员的后顾之忧,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保障。
南报融媒体记者 晋涛 刘晓 李花 程晓
专家点评
彰显南京医疗实力能力
宋宝香(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副教授)
在本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南京交出了“全治愈、零死亡、零感染”的出色答卷,实现了抗击疫情的阶段性胜利。这与南京的整体战略部署、快速响应、超前谋划、精细管理以及医护人员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奉献精神密不可分。可以说,这是南京医疗实力、能力、责任和担当的彰显。
加强组织领导,进行整体战略部署。疫情一出现,南京迅速成立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进行整体战略部署,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对疫情采取强阻断策略,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救治原则,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将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
快速响应,第一时间建立医疗救治体系。市卫健委第一时间成立医疗救治组,组建由呼吸、传染病、重症医学、影像、临床检验等专家组成的防控技术专家组,开展疫情分析,组织制订并完善相关工作和技术方案等,规范开展防控工作,建立起传染病预检分诊、发热门诊把控、定点医院集中诊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健康管理的完善的医疗救治体系。
超前谋划,打出有准备的主动仗。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南京市第二医院汤山院区)作为定点收治医院,集中收治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以及无症状感染者,在救治病人的同时,有效控制了新冠肺炎的传染源。而早在2016年,市公卫中心就已经投入使用,集防治、救援、应急功能为一体,是国内最大的传染病医院,体现了南京对传染病防控的未雨绸缪。今年2月12日,又在此基础上紧急扩容72间应急隔离病房、32间医护人员隔离用房,加大收治能力储备,为防疫收治能力加上双保险,真正做到了有备无患。
规范流程,构建患者闭环管理链。在规范诊疗流程的基础上,南京通过加强预检分诊、发热门诊、专车转运、定点收治及出院健康管理这些重点环节的管理,打造出了“发热—诊断—治疗—出院—健康管理”的闭环管理工作模式,有效保证了疫情防控各环节的无缝衔接。
精细管理,实行“一患一策”的诊疗方案。在省市专家医疗团队的大力支持下,对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细化到“一人一方案”的救治方式,实行分片包干、每日专家会诊指导,开展中西医协同救治,及时关注轻型、普通型病例病情变化,加强重点患者管理,强化重型、危重型病例救治,做到“一人一团队”,并积极开展新疗法临床应用。通过综合施策,提高患者治疗效果,达到了全治愈的目标。
冲锋在前,全力支援湖北医疗救治。南京市级医院选派514名精干医护人员支援湖北武汉、黄石。他们在湖北抗疫前线用精湛的医术救治患者,彰显了南京医护救治的高水准。与此同时,温暖10条、8项举措等政府、医院多部门的后勤保障措施,解除了抗疫一线人员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