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代理_南京首次公布16个文物保护修缮示范案例
华宇测速_南京“云演出”让全球戏迷共享“良辰美景”
6场直播,3152人在线观看,点赞数量超10万!南京市话剧团原创话剧《莫愁·莫愁》5月底通过线上直播连演六场。这是疫情发生后,南京首部室内剧场上演的话剧,取得不俗的直播成绩。
南京首次公布16个文物保护修缮示范案例
延续历史文脉的“宝贝”焕发时代生机
点击查看南京日报今日专版《风雅秦淮》·文脉
修缮后的曾公祠 邓建鹰摄
佘村 邓建鹰摄
曾公祠修缮现场 南报融媒体记者 王婕妤摄
曾公祠修缮现场 南报融媒体记者 王婕妤摄
佘村古建筑群潘氏住宅 邓建鹰摄
南报融媒体记者 王婕妤
逛南京就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时代的遗痕,可以摩挲,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作为六朝古都,南京的历史隐藏在城市街头巷尾,而那些记载着岁月、沉淀着文化的文物建筑、古迹遗址就隐匿其中。
近年来,南京每年开展文物抢救性维修、加固、修缮工程近30个。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维修文保项目去年获得国家文物保护最高奖;曾面临坍塌的曾公祠今年修缮完毕即将对外开放;佘村的清代建筑群预计7月底完成修缮工程,已然成为南京新的网红打卡地……南京近日公布了16个文物保护修缮示范案例,通过抢救修缮,这些文化遗产在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同时,也活化利用焕发出了时代的价值。
考古式修缮祠堂建筑
华宇总代理_首场公益演出昨晚上演 南京保利大剧院“复工”
时隔118天后,南京保利大剧院“复工”,首场公益演出越剧《桃花扇》于昨晚正式上演,邀请到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社区工作人员等观看演出。
秦淮区作为古都金陵历史文化的起源地,历史底蕴丰厚,文物数量丰富。风景名胜、宫殿庙宇、名人故居……经合理利用,已然成为南京的文化地标和名片。
位于秦淮区九条巷8号钟英中学内的清朝时期祠堂建筑曾公祠,就是南京地区同类建筑代表作之一。始建于1891年的曾公祠,是为祭祀曾国藩之弟、晚清名将曾国荃所建的专祠。历经百年风雨变迁,作为市级文保单位的它大隐于市,于街巷之中静静地聆听着对面校区的朗朗读书声。
“曾公祠文物修缮及环境整治项目于2018年启动。”秦淮区文旅局文物保护科李宝云告诉记者,除了综合的环境整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八字形雕花砖砌牌楼、享殿与寝殿的修缮。记者在现场看到,曾公祠第一进为祠门,南立面有高达12米的砖雕,门楼向后依次是东西厢房、享殿、东西耳房及厢房,最后一进为五开间寝殿。位于第一进的牌楼成为整个修缮工程中的重中之重。
“当时牌楼墙体已经向南倾斜20厘米,我们请来专家经过几次论证后开始制订调整修缮方案。”负责此次修缮工程的南京历史城区保护建设集团工程公司王新军告诉记者,看似简单的八字形雕花砖砌牌楼单单上半部分,就由近4000块砖细构成,为确保历史风貌,在修缮工作开启之前工人们首先来了一场“数数工程”。“我们对每一块砖细构件进行标号,完成编号之后我们才开始人工慢慢剥离。”王新军介绍,为了确保原样性,在修缮全过程中都留存记录了大量的影像资料,方便后期逐一对照,“标记、剥离、分门别类、修补、再原样复原,近4000块的砖细每天在几十双眼睛的‘监视’下一丝不差地修缮完毕。”
如果说牌楼工程复杂繁琐,那么享殿与寝殿的修缮则更加具有“考古性”。“在慢慢剥离的过程中,我们及时组织研究,时常会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李宝云告诉记者,在修缮初期明明为墙体的建筑经过论证却发现其实是扇门,“因为千百年来曾公祠几经他用,一些地方就经过后期改造。”在经过史料论证、实地研究之后,岁月变迁中修改过的墙面终于变回了最初的将军门。
“出现现状与方案不一致的,我们及时组织设计方案变更,确保文物修缮的原真性。对现场修缮的工艺、材料,也是通过大量的试验、论证,在各方都认可的情况下,才在文物本体上进行施工,保证修缮工程的科学性和历史风貌。”王新军介绍,为此他们从苏州、山西等其他省市请来泥塑、浮雕彩画最专业最有经验的老工匠,只为使曾公祠能够恢复原貌。
李宝云向记者透露,修缮结束之后曾公祠拟作为秦淮区教育史馆对外开放,“让秦淮文物真正‘活起来’。”
为民国建筑“延年益寿”
让文物“活化”、文物建筑合理再利用,是一直在研究的课题。一座南京城,半部民国史,如今南京城里还遗存着一栋栋精致的民国建筑和遗迹,曾经围绕这些建筑发生过的故事仍广为流传,百年时光并没有使这些建筑褪去色彩。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颐和路民国公馆区)一座座的民国建筑,被誉为中国近现代建筑样板区,俨然构成了南京城内一座露天的博物馆。
建于1934年的颐和路35号曾为墨西哥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这座砖木结构西式建筑,于2013年公布为鼓楼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8月南京安居集团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常青教授开展修缮方案设计,对该民国建筑实施保护性修缮。”负责该修缮工程的南京颐和历保公司肖业宁告诉记者,根据规划提升街区定位,结合街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历史基础,引入国际功能,进行国际化的文化展示与体验,颐和路片区将打造成城市文化修复的领先示范区、民国文化体验的集中展示区、民族文化情感的纽带连接区与国际文化交流的展示交汇区,“该处院落则是颐和路片区保护利用项目的首个历史建筑保护修缮项目。”
与此前的修缮工程不同,颐和路35号在修缮之初就已经明确了之后的用途——中国以色列(南京)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因此这一次的修缮可谓是量身定制。主动加强与以色列方面的联系,与商会中国部罗称庚副部长和南京大学犹太文化研究专家徐新教授多次沟通,共同确认了六芒星、九烛台等犹太文化元素装饰方案,达成了犹太文化和民国建筑历史风貌的有机结合。”肖业宁告诉记者,建筑从住宅改成展示交流功用,首先就要通过各种科学手段对其进行加固,并确保原真性,创新性的施工方法技术工艺必不可少。
“在结构加固中我们设置了隐蔽钢圈梁,提高老建筑的稳定性和抗震性;外立面清水砖墙采用法式砌法,勾缝采用文保专用剂,外墙喷涂高分子有机硅憎水剂,在文物本体遗存的珍贵灰塑外涂刷高分子有机材料提高强度,延长使用寿命。”由于屋内木质材料过多,对民国建筑而言,温度、湿度都有一定要求,肖业宁介绍,“无论是修缮还是利用过程,我们都注意温度、湿度考量,在后期一些项目的修缮中,我们还将提前在墙内埋入温度、湿度观测仪,利用更加高科技的手段进行保护。”
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这些民国建筑,肖业宁坦言,坚持减少干预,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是修缮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对于建筑中具有的南京特色都坚持保留了下来,例如为适应南京潮湿梅雨天气要专门设地垄墙。此外,我们还查找历史图纸,将历史中有改变过的地方都做了修改,最具南京民国建筑特色的屋岭也全部保留并进行展示。”
经过四个月的修缮重装,位于此处的中国以色列(南京)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于去年6月正式成立并对外开放,作为以色列科技技术、历史文化交流展览场所,成为南京国际交流合作又一窗口。肖业宁说:“民国建筑的再利用有很多种,这里则突出街区国际文化交流特色,挖掘建筑历史功能与现代价值充分结合,实现历史价值、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相得益彰。”
修缮后的颐和路35号与现代生活融合共生,重新焕发生机。
文物赋彩美丽乡村
让古建筑群焕发生机,则不得不提到金陵古风第一村“佘村”。位于江宁区的清代建筑群,由潘氏住宅和潘氏祠堂两部分组成。据《潘氏宗谱》记载,该组建筑于清顺治初年(1644—1661)始建,后又多次重新改扩建。2006年被公布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为对文物本体进行保护,2017年6月开始对古建筑进行修缮,也是江宁唯一一处有原居民保存的古建筑群。”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陈建刚是此次修缮项目的顾问,他告诉记者潘氏住宅原主人为资财雄厚的商人潘恒才,世代就居住在河南,明朝末年中原战乱带着自己的家眷来到上元县凤城乡的佘村,建屋居住。潘氏住宅建好前后花了17年,“住宅至今历经了多次的整修加固和改造,失去了历史原貌,部分损毁严重,直到现在里面依然在进行修复。”
记者在现场看到住宅正厅选用抬梁式结构,“抬梁越高证明主人的身份和地位越高”,正门门楼上的“天赐纯嘏”出自于诗经,意味着上天赐予的大福。无论是一幅画一出戏的精美雕刻,还是寓意“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有趣“聚财”排水系统,抑或充满智慧的可收缩的挡风遮雨棚,都从侧面显示出当年潘氏住宅的气派。
对呈现出时代变迁的潘氏住宅进行修缮,能充分展现南京深厚的历史底蕴。但是这一修就持续了三年。“经过前期体检、监测,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我们制订了修缮方案。”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江苏江都古典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杨吉春告诉记者,“为了寻找符合历史气息的瓦块、木材,我们可谓集全国之力,省内从扬州、泰州,省外从山东等地寻觅收集而来。”如今这座古宅已逐渐展现出当年的辉煌。
今年7月底,潘氏住宅与祠堂将完成修缮工作,“历史建筑保留下来了,但后续如何利用是我们现在考虑的重点。”陈建刚告诉记者,“保护同时利用,展示与功能结合,是最完美的。”虽然潘氏住宅尚未对外开放,但是佘村凭借底蕴深厚的历史气息已经吸引了诸多游客,古建筑群如今俨然成为网红打卡地,周末周边的游客纷至沓来。被文物赋彩的这座“金陵古村”撬动了周边的旅游产业。“起初我们还有些担心游客数量,但现在来看显然多虑了。”陈建刚笑道。
这些只是近些年南京文物繁杂修缮工作的其中一二。在南京,文物修缮工程以解决群众生活为首要,以守住历史文化传承为职责,以质量标准为底线,不断加大文物建筑的有效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走出了一条城市建设和文化特色融合、经济发展和文物保护共赢之路,为“美丽古都”建设写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