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线路_南京风筝之讲究:从曹雪芹的笔下到飞入大中小学课堂
华宇娱乐分红_长三角铁路五一运输方案出台 增开50对临客
长三角铁路五一假期运输方案正式出台。从4月30日至5月5日,预计发送旅客700万人次,为满足旅客出行需求,铁路部门计划启用长途直通和短途管内图定高峰线,增开50对管内临时旅客列车。
戴玉兰现场演示风筝制作。
从曹雪芹的笔下到飞入大中小学课堂
传承人详述南京风筝之讲究
在秦淮河畔的大油坊巷,一排平房上的“彩扎”二字十分显眼。平房里住着的,正是两位懂彩扎的老人:秦淮灯彩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曹真荣和他的老伴、70多岁的南京风筝市级传承人戴玉兰。
春回大地,又到风筝满天时。曾经一年做几万只风筝的戴玉兰向记者详解了南京风筝考究的做法和民间放风筝习俗。她告诉记者,南京人的风筝扎制技艺其实来自一位著名的大文豪——曾居住金陵的曹雪芹。
曹雪芹仁心书写,风筝制作技艺流传开来
戴玉兰做风筝的手艺来自老伴曹真荣,曹真荣的技艺则来自祖上。至于祖上到底哪位第一个做已不得考证,但戴玉兰说,民间第一个系统地将做风筝的技艺成书流传的,却是《红楼梦》的作者,一位同样也姓曹的大家——曹雪芹。
“南方的风筝叫鹞,北方称为鸢,曹雪芹的《南鹞北鸢考工志》写得非常好,详细记录了风筝的做法、样式、放风筝技巧,但据说现在流到国外去了。”戴玉兰有点遗憾地说。
众所周知,曹雪芹早年曾在江宁织造府度过一段富贵生活,被抄家后移居北京。他是杂家,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领域都有研究。做风筝的技艺来自幼年时家中一位仆人。家道衰落后,曹雪芹以绘画为生,空闲也做风筝以当休闲。
一次临近年关,有友人前来探望,讲述生活之困窘,曹雪芹听后十分难过。尽管自家也不富裕,他却想帮这位友人。
在其所著《南鹞北鸢考工志》中,记录了这个故事。“故人于景廉迂道来访。立谈之间,泫然涕下。自称‘家中不举爨者三日矣。值此严冬,告贷无门。小儿女辈,牵衣绕膝,啼饥号寒,直令人求死不得者矣!’”
二人交谈间说到京城有某公子正购风筝,出手大方,一掷数十金。曹雪芹突然想到自己会做,便扎了几只风筝送给友人拿去卖。孰料几天后,“老于冒雪而来,鸭酒鲜蔬,满载驴背,喜极而告曰,不想三五风筝,竟获重酬……”原来,于景廉把曹雪芹给他的风筝卖了好多钱,特来酬谢。
这件事给了曹雪芹启发。他的风筝除了扎得巧、糊得精之外,绘色“宜力求鲜明夺目”,造型上不仅有燕、蝶、螃蟹之类,还有各式人物,绘法奇绝,并且飞得高,人称“曹氏风筝”,在乾隆年间甚至被誉为京城“四大风筝流派”之一。
为什么不把这些技艺记录成书呢?在“将扎风筝的手艺传开,使鳏寡孤独、老幼病残,皆可自食其力”的仁心之下,他历数年心血撰写而成《南鹞北鸢考工志》。
书中记录极为用心。当时执掌皇家画苑的名士董邦达,读书稿后大赞,欣然写序。书中详细介绍了43种风筝的“扎、糊、绘、放”四艺,阐述风筝起放原理。为了让没什么文化的穷人易学,他还绘制了彩色图谱,并配有歌诀。
拿其中的《肥燕扎糊诀》来说,可操作性很强,“肥燕四四法分明,一头两腹尾根停。七段等分论条架,两膀对扎半圆形。中间应照拍子计,尾竹上端中线缝。下端条短如何定?横放架子首尾平……”朗朗上口的扎制原理,到现在依然是戴玉兰等很多风筝扎制人的制作依据来源。
老南京人放风筝有讲究,清明前放后不放
风筝和灯彩、纸扇、纸伞等都属彩扎类,如今再看曹雪芹当年写这门彩扎手艺的初衷,戴玉兰深有感触,因为,她便是靠风筝谋生的受惠者之一。
华宇测速_南京公共建筑能效提升“三年目标”将交作业
今年是南京市公共建筑能效提升“三年目标”收官之年。作为江苏唯一国家级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截至今年底,南京将完成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项目面积240万平方米,项目平均节能率达15%。
上世纪80年代下岗后,因为这门手艺,她不仅没有丢工作的失落,反而在做风筝上找到了职业自豪感。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做了风筝在明故宫卖。那时每到春天,明故宫天上的风筝飞得像苍蝇一样多!”回忆往事,她发出朗朗笑声,自己和家人做不过来,就进行小规模化生产,一年算下来,在天上飞的风筝至少有几万只出自她家!
高楼大厦崛起,高压线越来越多,眼见市区放风筝受限,人们就开车带着风筝到郊外放。“不管以前还是现在,老百姓还是很爱放风筝的。”戴玉兰说,放风筝对身体多部位都有好处。
它是一种全身运动,放的时候上下肢、腰腹同时锻炼,放风筝的场所大多空气新鲜,又对呼吸有利。不过她说,放风筝最大的好处还是在头颈和眼睛两部位。“风筝往上飞,越飞越高,人要一直抬头,眼睛也越看越远,在当下,这简直就是对手机‘低头族’量身打造的运动啊。”
她说,老南京人放风筝也讲究。“最大的怪癖就是不喜欢在清明节后放。”清明前,市区但凡能飞的地儿,大大小小的风筝挤满天,清明一过,天上成片的风筝竟像有了隐身术,全都不见了!“那时天气也不错,风也舒服,为什么突然不放了呢?”原来,南京人嫌清明后风乱,不稳。
她介绍,南方风筝自古做法细腻,一二级的微风就能起扬,本不用大风,清明后节气变化,风向易变,一会东一会西,风筝上天后难免咕噜噜打转,有时风还会突然停下,弄得放的人好不烦躁。因此,这才有了风筝“清明前放后不放”的说法。
微型纸风筝“飞”入课堂,全用传统办法扎制
2014年,南京风筝入选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曹真荣、戴玉兰一家不仅靠风筝和彩扎谋生,也担起了传承南京风筝的任务。
“如今市场上虽然多是碳素杆做的布风筝,但纸风筝在放飞上的优势仍在。”戴玉兰说,纸风筝轻盈,一点微风就能上天,尤其是传统的沙燕风筝,颜色鲜艳、制作简单,特别好飞,有很多老南京人闲来无事,还自己在家给儿孙辈做沙燕风筝呢。
为了让风筝更适合当代人需求,曹真荣和戴玉兰还发明了微型风筝。它们一般巴掌大小,稍长稍短些的也有,客人购买后可以在家中飞。如今,这项发明被他们用到了风筝在大中小学的传承传播上。
戴玉兰夫妇和女儿曹红、三个孙辈经常去南京大中小学上课,“做风筝没有年龄限制。不仅大学生喜欢,幼儿园小孩子也能做”。铁心桥和考棚两所小学还专门设了每周固定一节的风筝课,很受学生们欢迎。
戴玉兰夫妇当年发明的微型风筝,也被带进了学生们的课堂。最让孩子们感到新奇的是,做这些风筝的每个环节竟都是传承人们纯手工完成的。
“首先要照相制版,自己印刷风筝图案。”戴玉兰指着房内一张铺着无纺布的桌子说,“这就是专门印刷用的”。照相也是自己照、自己洗,“在屋里围个暗房,用老式方法给照片曝光”。
确定好风筝图案和尺寸后,就要用竹篾子扎形状了。凹竹篾子造型非常费劲。当年戴玉兰一家做微型风筝时,竹篾子还先要用火烤,火不能大,一旦烤煳,便得整个从头再来。正常尺寸的沙燕风筝,虽然只在燕头俗称的“门子”部位要烤,可是不要烤的两根“尾巴”,做来也要讲究。
“竹子上层青色,里层是黄色,分别叫篾青和篾黄。”戴玉兰说,篾青必须朝上,“因为它有韧性,掰起造型来不会断。”
对于南京风筝,嫩竹子是扎不起来的,只有三年以上的老竹子才好用。这中间的奥妙,就是竹子搁了三年,水分差不多干透,做出的风筝只要不是人为损坏,放几年都不会变形,还能飞。“可如果用嫩竹子做,水分一跑,就变形啰。这也是南京风筝轧制细腻的地方。”戴玉兰边说,边轻轻把玩着手中的风筝。
想不到这一枚小小的南京风筝,背后竟藏着这么多知识和故事!从明清时曹雪芹呕心沥血的记录传播,到今天小朋友们在课堂上把它当作一门手工来扎制,如此看来,南京风筝也堪称是人们生活和发展历史、精巧创造力的见证者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