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登录线路_江宁湖熟前杨柳村:打造金陵民俗第一村

作者: www.bxbj168.com 分类: 加入华宇 发布时间: 2020-07-17 08:36

建邺发布智能防疫智慧会议方案

为积极响应“四新”行动计划,有序推动建邺区会奖旅游恢复发展,当天,建邺区举办了“迎接新常态,开启新模式”智能防疫智慧会议南京建邺方案发布会暨建邺区会展行业常态防控工作培训会。

图为江宁湖熟前杨柳村。 南报融媒体记者 杜莹摄

江宁湖熟前杨柳村明清古村落 加快实施保护振兴规划

打造金陵民俗第一村  

南报网讯 江宁区湖熟街道杨柳村,藏着一片明清建筑,人民日报曾将该村纳入中国最美乡村之一,近日,这个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传统村落”两块“国字招牌”的古村落,又上榜首批江苏省传统村落名单。 

传承历史的载体

日前,记者实地“打卡”江宁区湖熟街道杨柳村,只见白墙青瓦,高宅深院,一条青石板路,悠悠伸向村庄的深处。这里建筑皆呈“青砖小瓦马头墙,轿式大门花格窗”的风格,却又不像徽派建筑那么张扬,显得更内敛、更有书卷气,极具南京明清时期民居特色。 

据介绍,杨柳村古建筑群始建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清康熙、乾隆年间先后改建。据《朱氏宗谱》记载,400多年前,朱氏一支定居杨柳村(时名杨留村),渐成大族,村中近半数建筑为朱氏所建,成了远近闻名的“朱家大院”。

杨柳村原有宅院36个,今存较完整的有17个,共36进,366间房屋,占地面积1.12公顷。建筑群均为坐北朝南的多进穿堂式的高墙深院,一个个自成体系的独立宅院又名为“堂”,进深有三进、四进、五进,最多的要数“翼圣堂”,有“七进,十八道门槛”。宅院间闾巷相连,青石铺路,素有“青石墁地石门楼,走进杨柳不沾泥”一说。

维系乡愁的纽带

栖霞与西宁湟中开展就业扶贫协作

5月13日至15日,栖霞区人社局组织部分企业代表和职业技能培训老师前往西宁市湟中县,集中开展了专场招聘、对接座谈、调研走访、培训讲座等系列活动。

时光荏苒,历经数百年风雨的杨柳村不仅见证着历史变迁,更承载着当地乡民浓浓的乡愁。 

今年84岁的刘爱华至今不愿随儿子去城里住,她每天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搬个板凳,坐在老屋的大门口,与几位老伙伴一起,聊聊家长里短、村里变迁。

江宁区文物保护单位“崇厚堂”内,房主朱杏梅正忙着张罗当天的午饭。走进老屋,只见雕花梁头、砖墙画壁、天井院落,处处充满传统的气息,简朴而宁静、悠久而亲切、古老而柔美,斑驳的白墙与布满苔藓的石板路刻画着岁月的痕迹。一椽一木、一砖一瓦,都好似积淀着百年的文化氤氲。

振兴乡村的名片

为了传承乡村文脉,留住乡愁记忆,近年来,江宁区越来越重视对杨柳村古建筑群的修复,并通过保护好这些历史遗存,推动乡村振兴。 

2002—2008年,湖熟街道对杨柳村进行了“修旧如旧”的一期修缮工程,共修缮78间建筑与柴房。2011年11月,南京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在街道召开“杨柳村名村保护发展规划”专家评审会。专家表示,应当结合历史文化特色与周边农业产业特点,加强文化旅游项目策划、细化旅游规划内容的发展思路,划定了杨柳村保护与开发的基本框架。 

经过修缮,2012年,被称为江宁“九十九间半”的朱家大宅正式对外开放,同时多了两个头衔:江宁区民俗博物馆和江宁非遗展示馆,江宁金箔、周岗红木、湖熟板鸭、窦村时刻、禄口皮毛等江宁地方文化在这里等到全面展示,4000平方米的老宅,成为展示江宁文化的一个窗口。 

朱家大宅的修缮,还带动了整个古村落的保护振兴。根据规划,杨柳村将旅游休闲观光为主,融合“九十九间半”明清古建筑群、乡村最美自行车赛道、国家级垂钓中心、游船花灯、竹筏体验、鸬鹚表演、金陵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项目,以农家乐经营、农副产品售卖为辅,打造金陵民俗第一村品牌。 

湖熟街道杨柳湖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湖熟作为全国“多规合一”试点街道,有望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个规划的相互融合,解决现有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协调等突出问题,为杨柳村“腾出”更多发展空间。 

南报融媒体记者 杜莹 通讯员 陈喆远 丁倩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