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代理中心_《清平乐》中南京又出镜了?此南京非今南京

作者: www.bxbj168.com 分类: 华宇新闻 发布时间: 2020-04-14 16:33

点土成金,赛虹桥打开大空间

对于“寸土寸金”的主城区街道来说,土地“紧缺”与“沉睡”的矛盾相伴而生——一方面是增量土地紧缺,供应不足;另一方面是存量土地“赋闲”,利用低效。对位于南京三区交界黄金地段的雨花台区赛虹桥街道来说,这种矛盾表现尤甚,亟待破解。

看个古装剧,咋又看到南京了呢?这几天在追历史大剧《清平乐》的观众,发现剧中不少次提到“应天府南京”。不过,那时的南京可不是现在的南京。服饰史学者、江苏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客座教授黄强告诉记者,剧中的南京是如今的河南商丘。而且,他还发现了剧中不少与史实不符的谬误。

此南京非今南京,应天书院也不收女生

“《清平乐》中有晏殊出任应天府知府,范仲淹来应天府书院任教的情节。这里的应天府指河南商丘,剧中南京也指商丘。”黄强说。而如今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北宋时称江宁府,南宋时称建康府,到了明朝才称为应天府。

黄强告诉记者,应天府书院是一所典型的官办书院。天圣五年(1027)起,范仲淹应南京留守(剧中说是应天府知府)晏殊之聘,主持院务二年。培养了大量人才,有向敏中、尹洙、富弼、江休复等北宋名臣。“《清平乐》中范仲淹受应天府知府晏殊邀请来应天书院,范仲淹与书院学监发生冲突,正好遇到女扮男装的曹丹姝。等到范仲淹主持书院,曹丹姝也顶替兄长之名、女扮男装进书院读书。晏殊、范仲淹都知道曹丹姝的性别,这种剧情只是戏说,历史上没这等事。”他表示,剧中时而说书院,时而称府学也不妥当。范仲淹主持时是书院,十多年后才改为府学。

产业点睛,穷山窝绘就“水墨大埝”

7年打磨,深藏穷山窝的永宁街道大埝社区,借力2014年青奥会山地自行车赛,以水墨大埝景区为依托,持续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美丽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2019年,全村人均收入2.9万元,村集体收入291万元,均比2013年翻了一番多。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不过是臆造的桥段。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有文化的人家、官宦人家,或者经济条件好点的人家,可以请老师来家做西席。宋代的书院不可能也没这个条件招募女生来读书。而且书院基本上是寄宿制,需要吃住学在书院,没有女生宿舍,如何安排曹丹姝这样官宦人家的女生来读书?这是电视剧中的一厢情愿,为了故事发展的需要。”黄强说。

宋代科举有省试,并无乡试一说

《清平乐》说的是北宋宋仁宗时期的故事,有若干知名文人出现,善于填词的晏殊,“先天下之忧而忧”范仲淹,北宋文坛大家欧阳修,以及名臣、名相韩琦、富弼等等,他们几乎都经历过科举,高中进士,入仕,成为北宋栋梁。但《清平乐》中出现“乡试”,不太妥当。黄强表示:“宋代有省试一说,没有乡试一说。明清时期才说乡试,南京夫子庙的江南贡院即进行乡试的考场。”

北宋科举制度规制有三年一开科的规定,即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考试三年一次。第一级州试在宋代称发解试,指将各地区报考进士科目并通过考试的举子按照解送名额送至尚书省,也称解试。解试多在秋天,故称秋闱。第二级考试,到地方省城参加省试(尚书省礼部主持)。时间为每年二月,初一到初八。因为在春季二月举行,又称春试、春闱。第三级考试是殿试。

在北宋考科举,和前朝相比是一件幸福的事儿。黄强介绍,宋代是取进士最多的朝代,尤以宋太宗时期最为突出。《宋史·选举志》记载:太宗一朝开科举8次,取录进士1487人,平均每次录取186人。如果加上其他科目所录人数,取录人数就更多。有的年份取录近千人,太宗淳化三年(992)取录人数为1317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