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注册线路_看!紫东之“芯”将跳动在宁镇扬中心
编印幼儿园版和中学版《垃圾分类读本》 南京垃圾分类教育“将从娃娃抓起”
今年,南京将实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垃圾分类不仅是每个人的事情,更需要从小培养好习惯。
空中俯瞰,城市“像从公园里长出来”;地上飞驰,“轨道上的宁镇扬”呼啸而至;汇聚发散,多重产业协同发展;三城协同,宁镇扬携手互相借力
看!紫东之“芯”将跳动在宁镇扬中心
CAZ中央活力带夜景俯瞰。 市规划资源局供图
核心区“521”时空通达圈。市规划资源局供图
龙王山南侧科创组团。市规划资源局供图
核心区将建设足球体育公园等城市公园群。市规划资源局供图
把基础设施与绿色结合的生态市政公园。市规划资源局供图
昨天,紫东地区核心区面向全球征集的城市设计优胜方案揭晓,并公开征集市民意见。顺应丘陵起伏、山水林田交相融合的自然特征,未来的紫东核心区“一脉一带两心三环三板块”的空间结构究竟啥模样?将带来怎样的城市生态、产业发展、生活休闲等体验?在新闻发布会上,随着有关人士的解读,一座长江三角洲东部门户枢纽、宁镇扬一体化城市客厅的美好蓝图,徐徐展现在人们眼前。
紫东核心区
紫东地区北至长江、南至宁杭高速、西至绕城公路、东至南京市界,与镇江(句容)接壤,与扬州(仪征)隔江而望,跨玄武、秦淮、栖霞、江宁四个行政区,总面积约758平方公里,现状人口约83万。核心区位于紫东地区中部,北至龙王山山脊线,南至沪宁高速,东至规划七乡河,西至绕越高速公路,面积约22平方公里。
核心区整体空间结构
一脉:
中央绿脉
一带:
CAZ中央活力带
两心:
孟北综合服务中心
东流综合服务中心
三环:
景观大道环
城市生活环
外围水绿环
三板块:
西部板块
东南板块
建宁西路过江通道开始实体施工 计划2025年建成通车
继前日长江五桥率先实现南跨合龙后,南京在建的另一条过江通道也传来新消息。记者从中铁十四局大盾构公司获悉,自2018年11月被列为年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后,经过一年多的前期建设,该过江通道已经进入到实体施工阶段。
北部板块
生态
构建中央绿脉公园群
城市“像从公园里长出来”
设计方案团队负责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王建国昨天表示,生态是紫东地区建设和发展的根基,紫东核心区城市设计对标雄安新区城市设计,充分认识与尊重山水格局,集中展现江南丘陵地区城市核心区的风貌特色。与高度开发的城区“热岛”相对应,生态优势使紫东成为城市“冷岛”。因此,规划设计方案中,将尽可能地维护“冷岛”连续度,保护紫东地区的山水田林。通过山体修复、水系连通、保护汇水谷线及地下水等系列措施,进一步完善景观生态网络。
紫东核心区以庙山、陈山等为中央绿脉,在这条轴线上除了原始的自然植被,还将构建山体度假公园、中心湿地公园、休闲运动公园、陈山公园等一系列公园群,落实“公园城市”的理念。“从空中俯瞰,公园不再是一个孤岛,而是串联成为一个系统。相反,城市像是从公园里长出来一样。”王建国比喻说。
据他介绍,设计中还模拟了热环境试验,显示未来的紫东核心区夏季平均地表温度比南京其他分析区域低3℃左右,人居环境十分舒适宜人。
王建国还表示,紫东地区核心区将以龙王山龙吟阁为制高点,形成突出山体轮廓的天际线。以龙吟阁为限,对区内建筑高度进行控高。除孟北和东流两个区域内各有一幢建筑高度在150米左右,其余大多数建筑均低于100米。
交通
“521”时空通达圈
打造“轨道上的宁镇扬”
紫东地区核心区是未来宁镇扬一体化的门户。根据设计方案,轨道交通方面,通过轨道S3北延、轨道S5南延与4号线东流站形成三线换乘枢纽;道路布局方面,通过内外井字形高快速路体系实现区域道路交通的外畅内达,同时结合核心区得天独厚的山水环境,打造快慢皆宜、舒适便捷的绿色交通出行服务体系。由此实现50分钟辐射宁镇扬主要市级中心及交通枢纽,20分钟覆盖紫东地区主要地段中心,10分钟服务核心区内部主要节点的核心区“521”时空通达圈。
据悉,紫东地区核心区规划有大中运量4条,包括市域轨道S5线、S3线、城市轨道4号线。在S3北延线和城市三环之间,建设一条中运量线。按照轨道交通站点500米半径计算,站点覆盖率为42.8%;按照800米半径计算,站点覆盖率为63.9%。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叶斌说,未来,依托轨道S5、S6可接镇江大市口、扬州文昌阁,并通过核心区对接南京南站、禄口机场。随着南北沿江铁路的建设,沪宁之间的老线路将一部分承担起宁镇扬城际站点联系的功能。在新一版的城市规划中,仪征到禄口的高速公路变为城市大外环的组成部分,即在绕越高速东部产生一条新的快速通道,形成宁镇扬三市快速路的一体化。
智慧
规划三城协同中心
打造循环经济建设典范
紫东地区也是循环城市建设的典范,而这离不开技术的支撑。紫东地区核心区将应用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区域内各种资源的高效整合、循环利用。
据设计团队介绍,核心区北部规划为能源监控中心,中南部规划三城协同中心,西部规划防灾监控中心。在他们设计的紫东模型中,垃圾处理站、社区资源回收中心、热电站等,通过智能化改造和公园绿化设计,与城市融为一体,也为建设韧性城市提供了一份保障。如核心区东北角是市政设施密集区域,建有500kV龙王山变电站和地铁青龙车辆段,通过清流水务公园将这两大市政设施进行整合,创建以生态技术研创、环保教育和极限体育运动为主题的新型城市活力区。
王建国说,作为宁镇扬一体化区域,在孟北建设三城协同中心,包括建设三城议事机构、投资机构,将有利于发挥智慧化城市的优势,让南京与镇江、扬州在旅游、产业、高校科研、交通等方面互相融合、互相借力、协同发展。
产业
打造CAZ中央活力带
东流孟北是“核心中的核心”
与其他新开发区域各类产业集聚相比,紫东地区核心区在产业设计采用了错位设计。作为“高端制造—科技创新—文旅休闲”多重产业协同发展的中枢和全面提升的引擎,设计方案提出了以引领型服务业、数字创意产业和文旅休闲产业为主导,并混合有教育、医养健康、生态市政等特色产业的三大综合型功能板块。核心区北部为数字创意产业搭配生态市政,西部为引领型服务产业搭配国际教培,东南部为文旅休闲产业,搭配医疗健康和智慧农业。
设计团队成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韩冬青介绍,紫东核心区最大的亮点是打造CAZ中央活力带,这里也是未来“核心中的核心”,包含孟北综合各服务中心、庙山周边地带和东流综合服务中心。
与CBD中央商务区不同,CAZ是城市开发的升级版,不仅包含金融以及商业服务业等CBD内容,还具有旅游休闲、购物消费、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大型商旅文体活动功能。在这个哑铃形的地带,公共空间分为三个层级:串联城市级公共空间与中央绿脉的景观大道环线;环状链接公园、串联不同组团的城市生活环线;在各个组团内部,与景观大道环及公园环连接的共享慢行空间。沿着景观大道环路分布的孟北综合中心、东流商务中心、庙山水库与茶园、陈山公园、文化艺术中心、西岗果牧文化园、紫东文化创意中心、文化体育公园等多样化的公共空间与服务设施,将为市民、游客及就业者提供连续而多样的活力场所,促进形成宁镇扬高品质服务的共享基地。
“HUB的理念就是汇聚和发散,整个核心区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可以互联、互相发生关系的。”韩冬青说。孟北综合服务中心有潜力成为宁镇扬地区的文旅休闲接待中心:向北对接仪征枣林湾、栖霞华侨城等大型文旅项目,并承接来自镇扬两市的游客;向南对接汤山园博园、汤山度假区及句容童世界等文旅项目;向西对接紫金山景区乃至南京主城区,引导游客的入住。而在建设时序上,孟北综合服务中心也将是核心区的启动区域。
东流综合服务中心位于中央活力带的西段,是汇聚商务商贸、文化展示等多种功能的复合型中心。两大服务中心之间的庙山周边地区,南邻乌龟山生态红线和锁石村特色乡村,北接陈山运动休闲公园,是核心区连接南侧青龙山与北侧龙王山的主体生态廊道。它以农田、水库、茶园为特色,通过建设旅游步道、观景台、服务设施,为两大中心提供绿色游憩场所,将成为紫东中央绿脉公园群中独具特色的丘岗果牧公园。
“区域协同、有机生长、产城融合、天人合一、田园都市、精致宜居共构的紫东地区核心区,必将成为未来南京全新的增长极。”叶斌表示。
南报融媒体记者 何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