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娱乐分红_南京江宁:战疫是个人担当 更是家国情怀
南京江宁:“云洽谈” 促 “深发展”
2022年3月10日,时隔8个多月,南京江宁又一次迎来形势严峻的考验,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江宁区发扬伟大的抗疫精神,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同心战“疫”。我们看到了奔赴疫情防控奋战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日夜坚守的工作人员、全力配合的社区居民,更感受到了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的胸怀。他们侠骨柔情,逆行出征,全力抗疫,是他们的责任担当,更是家国情怀!
平凡见英雄 天使勇担当
疫情发生后,江宁区卫生健康委迅速统筹调度辖区内江宁医院、江宁中医院、逸夫医院、同仁医院、南京一民医院5家三级医院,江宁二院及东山社区医院等2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及区疾病预防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计生中心的医护工作人员。各医疗卫生机构接到通知后,1.2万多名医务人员迅速响应,深夜紧急组队成立核酸采样流动小分队,前往东山、秣陵、淳化、湖熟等地,开展核酸检测上门采样服务。这场硬仗,党员干部是“主心骨”和“急先锋”,每一名平凡的医务人员犹如一点星光,汇聚成疫情之下的燎原之火,党旗飘扬在一线,党徽闪耀在一线,无惧“倒春寒”,守护健康“最后一米”。让群众“少跑腿”,让核酸检测服务“多跑路”。
“我是党员,我先上”。江宁医院党员核酸采样队奔向东山街道高桥社区、启迪网格站等,分秒必争,夜以继日的采集核酸,力争减少社区群众排队的时间。
“我工作时间长,经验足,我去”。江宁中医院党员核酸采样组进入管控区为居民采集核酸。
辖区内2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除保证各自的日常门诊医疗外,纷纷成立党员突击先锋队,驰援一线,赶赴封控区、管控区入户上门或在核酸检测采样点展开工作。百家湖片区居住居民较多,核酸采样任务繁重,百家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员干部卫燕青,积极请缨到一线。她说:“党随时召唤,我坚决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我们的南京,我们来守护!”
3月17日气温骤降又遇上大雨,为操作方便,防护服里不能穿太多衣服。卫燕青带领核酸采样小组前往辖区4家敬老院,上门为老人核酸采样。他们不辞辛劳,对居家老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或疾病卧床的居民,一户一户的上门服务,让他们都能顺利采集核酸,同时也能享受到医疗卫生服务。
张雪虎是秣陵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名新党员、后勤科长兼药剂师。“在疫情防控一线正式成为一名党员,是我人生一段很难忘的经历”。此次疫情发生,张雪虎放下休产假的妻子和襁褓中的儿子、读小学的女儿,主动请缨,他要和党旗一同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勇于担当,在关键时刻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他从3月10日起紧急支援东山街道和百家湖片区入户排查、登记居民信息、核酸检测、再到后勤物资保障等,十多天了,他至今没能回上一趟家,唯有休息时通过手机视频与产后的妻子和婴儿、女儿见上一面。
脱下防护服,摘下面屏,东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邱荣超摇了摇头颈做了扩胸动作,“白天带队在核酸采样点,晚上参加夜间核酸班上门采样,300多人采完常常已是凌晨两点,确实很累很困,但再困也要坚持,因为这是我们职责所在,好让百姓们早点安心。”
为帮助小朋友克服核酸采样的心理恐惧,横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村医生赵润自掏腰包准备了棒棒糖,采样前发给每个小朋友,鼓励他们勇敢地接受核酸采样。
江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样组和检验科的抗疫小分队,面对人们避之不及的新冠病毒,他们义无反顾,甘愿与病毒“零距离”接触。他们24小时轮岗在线,做“新冠病毒”的搜寻人和追踪者。核酸采样组采集对象为密接人员和阳性病例经停场所,队员们24小时待命,收到采样通知后,立即按序“接单”,第一时间前往指定地点采集口咽拭子、鼻咽拭子或环境涂擦样。检验科为了提高检测效率,24小时轮班与病毒抢时间,随时来样随时做,确保“只有人等样本,不能样本等人”。
还有南京一民医院“退役军人党员先锋队”、同仁医院、逸夫医院选派的医务人员……她们全力以赴投入到核酸采集工作,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
疫情面前,医务人员深入封控区、管控区不退缩,走村入户进家庭、进养老院、进企业、进高校,“逐门进、逐人过、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一次次弯腰、一次次屈膝,他们认真细致地为居民进行核酸采集。他们在街镇上穿梭、在泥泞中跋涉,日行万步是常态,引导安抚检测群众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温情的服务、贴心的叮嘱、细致的关怀,他们是让人温暖和安心的力量。
暂时的封闭,是为了永久的敞开;眼下的管控,是为了长远的自由;今天的慢下来,是为了明天的飞奔!
前行路有光,背后就有爱
她们是医护人员,也是父母儿女,她们有放不下的家,但她们依旧选择逆行,化身“多面手”,夜以继日值守隔离留观点,默默守护万家灯火。
张忠玥,秣陵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药剂师,有一对2周岁龙凤胎孩子。3月15日,张忠玥趁着午休时间跟两孩子视频,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响起,打破这和谐的一幕。
手机里传来中心副主任朱华沙哑的声音:“现在隔离点需要医护人员,我们中心已经派去二十多位,人员紧缺,你看家里能否走开。”
“没事,我去!”张忠玥果断地应答:“给我半个小时回家收拾点衣物”。挂了电话立刻驱车回家拜托父母照看孩子,转身亲了正在玩积木的儿女,拎着行李直奔隔离酒店。
每天繁忙的工作,却忘记给家里亲人一个问候。3月18日晚上10点多,张忠玥瘫软在椅子上拿起手机拨通视频电话,两个可爱的小脸蛋凑了过来,争先恐后地抢着要跟妈妈说话,“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妹妹说等你回来才睡觉,她不乖。”“妈妈,哥哥不听爷爷奶奶的话。”
张忠玥笑着、听着,眼里噙满了泪水。她坦言:接到驻点任务时,心里还是咯噔一下,舍不得两个幼小的孩子,但这是职责所在,疫情当前不容任何推辞,家人都会全力支持我。
一同前往隔离点的还有家庭医生周辛秋,她有一对正在上小学6年级的可爱双胞胎女儿,疫情期间学校停课,孩子只能在爷爷奶奶的陪伴下上网课。看着手机对话框里发来的视频,两个女儿披着一头长发,她们乖巧的上着网课,大女儿正在为同学们朗诵自己写的作文:“我的妈妈是最美丽的妈妈,她是‘大白’、‘奥特曼’、是‘光伏侠’,她有七十二变的本领……妈妈在做防疫工作,我和妹妹不能影响妈妈”。
望着在爷爷奶奶呵护下懂事的两个女儿,心里无比欣慰,“好想抱抱姐妹俩”,她嗓子哽咽了。
南京江宁:“火焰蓝”打好防疫防火“组合拳”
江宁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姚婷婷夫妻俩老家都在外地,将7岁的儿子托管在同事的父母家中后,收拾好行囊进驻了集中医学观察隔离点。
东山街道上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季丽丽和副主任护师侯祖凤进驻封控区采样,同时肩负为孕产妇保健服务的任务。护士长毛存子和护士徐影每天上门为管控区的“植物人”患者更换鼻饲管。
“你要听爷爷(外公)、奶奶(外婆)话,妈妈(爸爸)很快回去了”。医护们在外日夜忙碌,通过手机和孩子们交流,是他们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
南京同仁医院内外科门诊护士孙海敬和神经外科医生王贝是抗疫“夫妻档”,比个手势,互相提醒对方注意防护,成了特殊时期夫妻间的小甜蜜。
各医疗卫生机构向居家群众发放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折页。区二院、区妇幼计生中心开通了24小时心理咨询服务热线、微信答疑,指导疫情防控期间孕产妇、新生儿就诊,用最温柔的声音、最体贴的服务和最专业知识为群众排忧解难。
南京艾迪康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承接江宁等区的筛查标本,核酸检测采样、检测工作量翻倍。为了快速准确地检测样本结果,临床实验室检测团队成员日夜坚守在实验室,实行轮流上岗,每人每天只能休息五六个小时。
区卫生监督所的“蓝盾铁军”,通过高频次执法巡查、高强度防控督查等措施,抓住发热门诊、核酸采样点、生物安全实验室、基层防控哨点等疫情防控关键环节,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微光成炬,风雨中的坚守
随着各地疫情的持续,一场关乎每个人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在南京再次打响,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们怀揣“守护南京,服务为民”的家国情怀,纷纷逆行投身社区防控第一线,携手助力疫情防控。
3月17日晚的狂风暴雨,南京最低温度降至6摄氏度,时不时刮起7—8级大风,随后几天的连续降雨,让人们感受到“倒春寒”的威力,但这阻止不了全区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请提前准备好苏康码、行程码……”“叔叔您慢点,路滑,我来扶您……”“别急,我来帮您操作……”江宁体育中心2号门核酸采样点,机关和街道、园区干部、志愿者们身着红马夹、防护服和雨衣,在风雨中坚守岗位,在路灯下引导居民。
在武夷水岸家园南区,季丽丽负责登记,配送物资,转运采样标本。入户爬楼、扫码、咽拭子取样、样本收集、消毒……像她一样的防疫人员们奔走在各个角落。
网格员王为英每天要接上百通电话,微信群里不时有居民询问,“想问下,核酸结果出来没?” “现在是阴性,大家别担心,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我们会及时回应大家的担心。”帮助居民解决买药、联系医院、递送物资等各种问题,她嘶哑的声音也干净透彻,直达人们的心灵,鼓舞起人们战胜疫情的信心。
你有需求、我来跑腿,隔离带,不隔爱。为了照顾大家的正常生活,各个驻点的民警,不仅维护重要点位的秩序,还会同志愿者们一道,参与物资搬运等工作。
环卫工人每天对封控、管控小区的涉疫及生活垃圾按规范分类收运、处置,实施定人定车定时定线路,做到日产日清。
滨江开发区和江宁城建集团的志愿者、江宁公交集团“蓝马甲”们,顶风冒雨协助信息核查、防疫宣传、物资分发、核酸检测,守好门尽好责,坚守在宁马高速主线入宁等各个卡点,查验码、测温等防疫工作有条不紊。
紫金农商银行江宁开发区支行组织辖内7名“紫微星”志愿者义不容辞投身到银城INC核酸检测点防疫工作中。志愿者们克服气温骤降的影响,每天持续工作至深夜,指导群众扫码、测量体温、维护现场秩序,积极做好配合所辖社区对办公楼全员核酸的辅助工作。
采样队员们利用休息的间隙坐在路边吃盒饭或席地而卧,样子虽然不雅观,可有谁愿意风餐露宿,有谁愿意不眠不休,又有谁愿意以命相搏呢。再冷的夜晚“大白”“小红”都在等候,再大的风雨“天使”“志愿红”都在坚守,万众一心,没有翻不过的山;心手相牵,没有跨不过的坎。
这些天,有阳光明媚,有急风暴雨,在这乍暖还寒的时候,从白天到黑夜,披星又戴月,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一群人逆行向前的脚步;在风雨洗礼中,身着雨披的“大白”“志愿红”色彩斑斓,用自己的身躯,筑起生命的防线。
这些天,每一个平凡勇敢的瞬间,他们有90后、00后,更有不甘示弱老当益壮的60后、50后的志愿者,同心战“疫”,微光成炬,共御风雨。这是一种中国精神力量,他们是英勇无畏的“战士”,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努力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致敬每一个平凡又勇敢的你!南京加油!
愿疫情早日散去,我们能尽情享受这个美好的春天,自由自在地走在金陵大地上,一起看最美的风光。
通讯员 吴月华
记者 陈慜
分享到新浪微博QQ空间网易微博腾讯微博开心网人人网
[收藏此页]
[作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