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注册线路_文旅结合创新形式:文艺院团进景区 山水亭台成剧场

作者: www.bxbj168.com 分类: 华宇新闻 发布时间: 2020-07-10 08:36

开发围绕大“IP”一鱼多吃,制造网红

市民学堂“城东分号”——钟山学堂,日前进行了第二讲,特邀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院长王晨,讲述《南京文创产业与钟山文化开发》。

文旅结合创新形式

文艺院团进景区 山水亭台成剧场  

南报网讯 新街口附近的一个庭院,观众跟随“杨仁山”的脚步来到金陵刻经处的深柳堂,走过经版房、祇洹精舍、经书流通处……将金陵刻经处逛了个遍,感受他不平凡的一生与追求;朝天宫旁的江宁府学,“昆虫”们正在听著名服装师讲述幕后故事;夫子庙景区,袅袅昆曲《桃花扇》在李香君故居响起,转眼,扬剧《衣冠风流》又在王谢古居上演…… 

疫情影响下,南京文艺院团纷纷按下“转型键”,以此为契机,深化文旅融合,开辟了南京人文景区与历史文化有机融合的旅游实景演出市场。 

南京文旅演艺方兴未艾

刚刚过去“国际博物馆日”,不少市民对当晚在瞻园上演的“金陵寻梦——夜瞻园”实景专场演出记忆犹新。这场演出360度实景还原经典名著《红楼梦》,越剧、器乐、多媒体与瞻园廊、亭、厅的园林空间相结合,通过六幕的实景穿梭演出,带领观众深度走近诗情画意的金陵梦中景,营造多层次沉浸式文化体验,令观众沉浸其中。 

前不久,南京市话剧团创排的话剧《杨仁山》在金陵刻经处上演沉浸式版本。话剧《杨仁山》讲述了杨仁山居士一生守护中华文化的故事,其发生的地点就在南京的金陵刻经处。随着剧情的推进,观众在“杨仁山”的带领下走过经版房、刻经处、经书流通处……将金陵刻经处逛了个遍,深入了解了金陵刻经印刷技艺,也走进了杨仁山的精神世界。一步一景均是演出舞台,观众与演员近在咫尺,演员的细微表情、呼吸可见可听。演出结束后,观众为这种新颖的沉浸式实景演出形式点赞。 

疫情影响下,如何巧妙运用文化IP为景区赋能,推进发展沉浸式、体验式旅游演艺精品项目,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江苏近期出台的《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若干措施》中指出,促进旅游演艺发展,引导高等级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风情类特色小镇等规划建设一批小剧场,推出一批实景演艺项目,打造一批中小型、主题性、特色类的旅游演艺产品,到2022年,培育2-3个具有区域品牌知名度的旅游演艺精品项目。 

政策利好之下,南京各景区、文艺院团先行先试,发掘青山绿水、亭台楼阁之间的动人故事,为游客带来一段情境交融的美好时光。 

秦淮区朝天宫2号,清代江宁府学旧址,如今是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下文简称“省昆”)的所在地。咫尺之遥就是南京市博物馆。数百年相依相伴,两者早已构建了“和谐”的邻里关系。疫情暴发之前,每周六19:15兰苑剧场准时开演,有经验的“昆虫”们往往会提前半天参观博物馆,逛完后再踏入兰苑看演出。疫情以来,一边闭门谢客,一边观众大减,如何重现往日辉煌?省昆拿出了几大“赋能”计划:建立南昆剧装、砌末技艺原生态工作坊,由省昆著名服装师洪亮担任主要展示人,让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能够更加直观生动地体会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活态化传承;对江宁府学兰苑剧场“周周演”系列品牌进行深度挖掘,尝试在江宁府学或朝天宫建筑群内进行微缩实景版室外演出…… 

原创IP让演出与美景相得益彰

百岁老人腰椎断掉 被南京专家成功“修复”

日前,江苏省人民医院骨科专家团队成功为一名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百岁老人“修复”了断掉的腰椎,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本月,不少市民在夫子庙景区收获了不一样的游览体验。 

在位于钞库街38号的李香君故居,一曲水磨腔调的昆曲《桃花扇》将人们的思绪带到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中;置身于“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王谢古居,一部讲述东晋吏部尚书谢安超人智慧和胆略的扬剧《衣冠风流》正在上演;来到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游人正沉浸在京剧《状元媒》的表演中;漫步夫子庙大成殿,锡剧《牡丹亭·游园》、汉风歌舞《诗经·木瓜》一展文艺魅力……为了让游客有更好的游览体验,省锡剧团在夫子庙景区进行了五天的实景演出,这是“戏·梦秦淮”正式开始前的一次“压力测试”。“戏·梦秦淮”是由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运营的沉浸式艺术体验演出项目。 

“在微博、微信朋友圈里都能刷到网友对这次实景演出的分享。”通过这次“压力测试”的反响,江苏省演艺集团党委副书记、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团长周东亮对“戏·梦秦淮”的推出也有了更大的信心。 

“文旅融合是文化艺术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大方向与大趋势。游客已经不仅仅再满足于去一个陌生的地方,看一个陌生的风景这样的蜻蜓点水式游览,而是希望能够更为深入地了解自己所到达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人文风俗故事。作为一个人文历史资源远大于自然风景资源的景区,游客到夫子庙游玩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文化游。”周东亮说,“戏·梦秦淮”沉浸式艺术体验演出正是为了满足这一强烈的需求而产生。 

在周东亮看来,文旅融合应该是有机而非生硬的。文旅融合中的文化产品,应当能够充分反映出该景区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在内容上具有独特性。非原创的演艺项目,在与旅游产品融合之后,可能会出现同质化较为严重的现象。“我们常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景点不同,载体不同。不同的载体,对应不同的文化产品。如果一个文化产品放之四海皆准,那么它与载体的贴合性必然不会很高。这样的文旅融合到底能起到怎样的效果,可能还要打一个问号。”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在打造“戏·梦秦淮”沉浸式艺术体验演出时,省锡剧团在前期做了细致科学的案头工作,深入了解分析了夫子庙核心景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并以此为基础,紧密结合景区特色,量身定做沉浸式体验演出:李香君故居演《桃花扇》,王谢纪念馆演《衣冠风流》,科举博物馆演《状元媒》……利用传统戏曲元素提升游客体验,使之为景区增色,让文化和旅游相得益彰,通过戏曲为景区赋能,将夫子庙景区从简单的“打卡点”深化为独特的艺术文化展示基地。

实景演出带动“夜间经济”成长

“夜间经济”是今年频频见诸报端的热词,它是以旅游、购物、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演出等为主要业态类型,在夜晚目的地时空下进行的各种商业消费活动的总称。当下,不少城市都推出了“夜间经济”发展规划,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南京落实“四新”行动有关部署,也正在加快打造特色鲜明的“夜金陵”品牌,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 

同时,记者也注意到,很多地方在“夜间经济”的发展规划中,列入了“实景演出”的内容。作为苏州夜间经济品牌“姑苏八点半”重要内容“江南小剧场”的剧目之一,园林实景版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在苏州昆曲传习所里惊艳亮相,于亭台廊榭间、曲水流觞中,上演了一出杜丽娘与柳梦梅生死梦幻的爱情故事。为了给观众营造出一种沉浸式的氛围,演出其实从进入苏州昆曲传习所大门就已开始。在这古色古香的宅院里,观众可以看到演员们拍曲、化妆的场景,可以细细品鉴戏服和“传”字辈昆曲演员的传奇故事,还可以体验茶道、香道、古琴演奏等一系列活动。 

南京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数不尽的风景名胜皆可成为舞台。南京的文艺院团也一直在尝试“实景演出”与“夜间经济”相结合的探索。南京市越剧团团长杨庆锦说:“实景演出更多的是针对游客,也许他们不会走进大剧场花几个小时看一场精品大戏,但沉浸式的体验也可以让他们领略优美的戏曲艺术。同时,这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使得他们更深入地走进南京,感受金陵范儿的夜生活。” 

财经记者芮天舒长期关注“夜间经济”,在他看来,给“夜间经济”加入艺术板块,符合了艺术消费的特征和发展逻辑。“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再美味的食物,一旦肚子吃饱,消费的愿望就会大大降低。但是,当我们欣赏了一部精彩的戏剧后,希望看到更多更优秀文艺作品的愿望不但不会降低,反而愈发迫切。”同时,将以地方特色戏剧为载体的“实景演出”列入“夜间经济”的布局中,也为文艺创作走进市井社会、融入百姓生活提供新的渠道,为文艺生产创作增加新的动力。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